《Hello醫師》帶你掌握電子菸與加熱菸的最新法規、健康風險與使用限制,解答熱門問題如:電子菸還能抽嗎?加熱菸是不是已經合法了?出國能帶嗎?,並解析政府甫通過的有條件上市政策,以及兩者的健康差異。
電子菸全面禁止!抽電子菸、攜帶入境皆不合法
自2023年《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後,電子菸在台灣全面禁止,被正式歸類為「類菸品」,相關限制包括:
- 禁止製造、輸入、販售、供應、展示、廣告與使用;
- 海關不得以「自用少量」理由放行電子菸產品;
- 違規使用可處1萬元罰鍰,販售最高罰100萬元。
加熱菸獲「有條件通過」!合法上市須符合7規範
相較電子菸,加熱菸被歸類為「指定菸品」,並於2025年7月首度通過核定審查,2家業者共14品項有條件通過,未來可合法販售,但前提是須滿足以下7項條件:
加熱菸合法上市的7大條件
- 使用監測:每年編列經費,委託第三方機構監測使用情形;
- 研究報告:定期繳交使用率與模式的研究資料;
- 不良事件處理:設有應變與通報機制;
- 國際動態通報:若國際出現新風險資訊,須主動報告;
- 成分更動重審:製程與成分異動須重新送審;
- 嚴格年齡驗證與廣告控管:不得透過網路、媒體宣傳,不得誤導青少年;
- 禁止誤導字眼:如「比紙菸安全」、「幫助戒菸」等說法不得出現。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強調:「核定不代表免死金牌,若違反,最重可廢止通過。」
電子菸、加熱菸、紙菸差異比較一覽表
電子菸(類菸品) | 加熱菸(指定菸品) | 紙菸(傳統) | |
是否合法 | ❌全面禁止 | ⭕有條件審查通過可合法 | ⭕合法 |
是否含菸草 | 否 | 是 | 是 |
運作方式 | 加熱菸油產生氣霧 | 加熱菸草柱釋放尼古丁 | 燃燒產生煙霧 |
是否含焦油 | 否 | 含少量焦油 | 含大量焦油 |
尼古丁 | 多數含 | 含 | 含 |
管制機制 | 禁止製造、輸入、使用 | 審查通過後才可販售 | 一般販售,須貼圖文警語 |
攜帶入境 | 禁止 | 未開放 | 限量可攜(各國不同) |
電子菸與加熱菸的健康風險差在哪?
電子菸危害
- 含尼古丁,影響青少年腦部發育;
- 菸霧中含甲醛、乙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 可能比傳統紙菸更容易上癮;
- 有些宣稱無尼古丁的產品實際仍檢出含量。
加熱菸危害
- 雖減少焦油,但釋放更多亞硝胺、丙烯醛、甲醛等;
- 菸霧中29種有害成分含量比紙菸高出2~10倍;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雖核准上市,但不代表其「安全」;
-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與預防管制中心(CDC) 均指出「加熱菸無助戒菸,仍有成癮與致癌風險」。
提醒:任何菸品都對健康有害,特別是青少年、孕婦應嚴格避免。
(延伸閱讀:為什麼戒菸很難?一次搞懂尼古丁戒斷症狀、副作用及改善方法)
出入境注意!哪些國家嚴禁電子菸與加熱菸?
禁令或限制 | 違規後果 | |
新加坡 | 禁止攜帶任何形式菸品入境 | 罰款2,000新幣或監禁 |
泰國 | 禁止電子菸攜帶與使用 | 最重10年監禁 |
香港 / 澳門 | 電子菸禁售,加熱菸限量攜帶 | 超量罰款、需申報 |
澳洲 / 紐西蘭 | 可帶50支免稅,超額需課稅 | 最重罰12萬台幣或3個月監禁 |
提醒:加熱菸雖通過台灣審查,但目前入境仍屬「未開放進口物品」,禁止攜帶。
加熱菸不是安全替代品,戒菸才是健康之道
雖然台灣部分加熱菸品項通過有條件審查,代表法規朝向「嚴管中開放」邁進,但包括 FDA、WHO、國健署在內的多方都強調:
「無論是紙菸、電子菸或加熱菸,皆可能造成成癮與多重健康風險,不建議使用。」
(延伸閱讀:愈早戒菸好處愈多!一次看懂戒菸20分鐘到20年的身體變化)
戒菸從今天開始!國健署提供3方法
- 撥打戒菸專線:0800-636363
- 加入 LINE(ID:@tsh0800636363): 隱密諮詢、專人協助量身戒菸計畫
- 前往全台4,000家二代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點此查詢
電子菸、加熱菸常見問答
1.電子菸可以抽嗎?在台灣合法嗎?
不可以。根據《菸害防制法》,電子菸在台灣已全面禁止,製造、販售、廣告、使用都不合法。即使自用也不能攜入境。
2.加熱菸在台灣已經合法了嗎?
部分合法。2025年已有14個加熱菸品項獲得「有條件通過」審查,但業者仍需完成包裝、審查流程後,才可正式上市。未通過審查的產品仍屬違法。
3.電子菸與加熱菸哪個比較有害?
兩者皆有害,但組成不同。電子菸含甲醛、重金屬與香精成分;加熱菸則釋放亞硝胺、丙烯醛等有害物,並可能釋出比紙菸更多致癌物。都不建議使用。
4.出國或入境可以帶電子菸或加熱菸嗎?
不建議。電子菸在台灣與多數國家都全面禁止,加熱菸即使通過審查,也仍不可攜入台灣。各國如新加坡、泰國、澳門皆設有嚴格罰則。
5.加熱菸通過審查的條件有哪些?
政府要求業者滿足7項條件,包括:年齡驗證、第三方監測、禁止誤導性宣傳、定期提交研究報告等,並強調一旦違規,最重可撤銷通過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