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小撇步

此類別將收錄各種料理和飲食方式,提供你各式各樣的飲食小撇步。

基礎知識

健康飲食小撇步

甲狀腺亢進原因、症狀?甲亢會好嗎?甲亢飲食禁忌與食物建議

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簡稱為甲狀腺亢進或甲亢,是女性常見的內分泌失調問題,相較於男性更高出4~5倍之多,不僅影響生理期,也會造成病患出現心悸等不適症狀。 甲狀腺亢進並非無法控制的疾病,可以透過飲食、藥物或手術治療來改善。《Hello醫師》為您說明甲狀腺亢進原因、有那些症狀?以及應如何從飲食調整來改善病情! 甲狀腺亢進是什麼?甲狀腺功能解說 甲狀腺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狀似蝴蝶,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大小約2.5公分的腺體。 甲狀腺分泌的含碘蛋白質,稱為甲狀腺素(Thyroxine),此激素的分泌量一旦過量失衡,就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導致甲狀腺亢進,影響皮膚、心血管、骨骼肌肉及腸胃等系統。 甲狀腺亢進原因?  甲狀腺亢進發生的原因,可分為疾病與其他危險因子等2大類: 甲狀腺亢進原因1:甲狀腺疾病 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 好發於年輕育齡女性患者,或集中於高齡患者的毒性多節結性甲狀腺腫(Toxic multinodular goiter),也被稱作為「繼發性甲亢」的病患。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身體會製造出抗體,刺激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 其他甲狀腺疾病 普魯麥氏病 (Plummer's disease) 甲狀腺炎 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亞急性甲狀腺炎 無痛性甲狀腺炎 服用過量甲狀腺荷爾蒙及服用過量含碘物質 濾泡性甲狀腺癌大量移轉 非甲狀腺腫瘤產生甲狀腺刺激素 絨毛腺癌 葡萄胎睪丸胚芽癌 卵巢性甲狀腺腫 腦下垂體分泌過多甲狀腺促進激素(TSH) 甲狀腺亢進原因2:其他危險因子 抽菸 工作繁重、經常情緒起伏等壓力因子 甲狀腺亢進症狀:初期會怎麼樣? 眼球突出 手抖 掉髮 體重減輕 脾氣暴躁 月經異常 骨質疏鬆症 影響生育能力 排便次數增加 頸部(甲狀腺)腫大 失眠、難入睡 容易出汗、焦慮 呼吸急促、心悸 體溫升高、怕熱 甲狀腺亢進會好嗎? 甲狀腺亢進除了與患者內在的基因、遺傳有關,外在的環境及壓力也是引發的原因,雖然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藥物來改善症狀,若能在疾病早期就配合治療,患者是有機會可以停藥,並和甲狀腺亢進和平共處,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甲狀腺亢進飲食2禁忌  關於甲狀腺亢進的治療,除了藥物、手術的選項之外,患者應同時著手調整飲食,將有助提升治療效果,並建議患者應避免攝取下列食物,以免病情加劇: 含碘食物 碘是甲狀腺的主要原料,攝取過多會使甲狀腺製造更多荷爾蒙,因此,甲亢患者應避免高碘的食物。常見高碘食物包括: 海帶 紫菜 海苔 海魚 貝類加碘鹽 乳製品 大豆製品 蛋黃 鹿角 菜膠 麵包 餅乾 罐頭 水果乾等加工食品 酒精、咖啡因飲料 由於甲狀腺亢進病人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咖啡因容易導致病患心悸,因此包含咖啡、茶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尤其是酒精飲料,攝取後將擴張血管使心跳加快,造成甲亢病患心律急升,形同自殺行為,最好避免。 甲狀腺亢進5大飲食建議:可以吃什麼食物? 均衡飲食與運動不僅有助甲亢患者控制病情,同時亦可減輕壓力,建議即便工作繁忙,也應盡量適度安排運動,並避免熬夜、三餐不規律、過度加班。 另外,有助於控制甲狀腺亢進的營養素也應隨時補充,讓病情順利改善與控制。 十字花科食物:花椰菜、白蘿蔔、青江菜、高麗菜有助於抑制分泌甲狀腺素。 維生素:甲狀腺亢進會造成病人體重下降,因此也應提高各類營養素的攝取,如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等。維生素A以橙黃色與深綠色蔬菜為主;維生素B群可由全穀類、瘦肉獲取;富含維生素C則有柑橘類、木瓜、芭樂等。 鈣:鈣不但可以強健骨骼,更是神經傳導及肌肉收縮的關鍵角色。由於甲狀腺亢進患者經常處於高代謝,鈣質容易流失,因此也需要多補充含鈣質食物,如小魚乾。 鉀:甲狀腺亢進容易造成低血鉀,當體內鈣離子過低,可能會引起肌肉無力,因此要多攝取菠菜、空心菜、楊桃等含鉀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D:能幫助骨骼健康生長,若缺乏維生素D會讓甲狀腺亢進更加惡化。除了多曬太陽,也可以補充肝臟、多脂魚類、菇類。 【延伸閱讀:B群推薦品牌15款2024最新!B群怎麼吃、攝取量詳解】 甲狀腺亢進好發族群 女性 […]

看更多 健康飲食小撇步 相關文章

健康飲食小撇步

低GI食物:水果、澱粉清單一次看!注意「高升糖指數」食物地雷

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是指食物對增加血糖快慢的影響力,因此,低GI(低升糖指數)飲食也常被推薦用來控制血糖,不僅可降低血糖波動,避免脂肪堆積,還能維持飽足感,減少食慾,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Hello醫師》帶您認識常見的低GI食物、中GI食物及高GI食物,教您透過料理方法,降低食物GI值,並破解常見的低GI飲食迷思。GI值是什麼?GI值代表我們吃進的醣類食物,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食物升糖指數越高,代表血糖上升幅度波動越大。GI值說明:以食用100公克葡萄糖後,2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為基準(GI值=100)將吃某種食物的血糖增加值,與基準進行比較所得的數值,即為「升糖指數」低GI飲食的起源「低GI飲食」的觀念最早用在糖尿病飲食,國外研究發現,吃較多的高GI食物,例如精緻的澱粉食物、白飯或白吐司等,會加速血糖上升,使體內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形成脂肪儲存,造成人體血液或細胞中脂肪堆積。[embed-health-tool-bmi]GI值食物的3種分級:低、中、高依據血糖波動程度,醣類食物的升糖指數可分為低、中、高等3種等級:食物等級食物的升糖指數(GI值)對血糖的影響低GI值≦55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中GI值56~69對血糖波動影響介於中間高GI值≧70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大高GI飲食與疾病的關聯攝取高GI食物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可能刺激胰島素急速分泌;若胰島素分泌太快,就可能造成反應性低血糖,使身體對食物又產生慾望,進入飢餓與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更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與胰島素阻抗,因此高GI飲食常與以下疾病與問題有關:第二型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腹部肥胖低GI飲食3大好處1.維持血糖穩定,避免產生脂肪使血糖波動較平緩,避免胰島素大量分泌,且較不容易脂肪累積,有助控制血糖穩定。2.較有飽足感,避免飲食過量低GI食物在胃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因此可延長飽足感,更不容易飢餓,幫助控制進食量與體重。3.降低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低GI飲食可降低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LDL),並幫助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又稱好膽固醇),因此可減少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及中風)、高血壓、 糖尿病及其他併發症的罹患風險。 (延伸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以下依低、中、高等3種等級,整理各種常見水果、澱粉食物的GI值:低GI食物(低升糖食物)低GI水果草莓、蘋果、小番茄、楊桃、蓮霧、檸檬、芭樂、柿子、柳丁、橘子、柑橘、文旦、火龍果、葡萄、棗子、桃子、李子、梨子、青香蕉(未全熟)、櫻桃、葡萄柚、奇異果低GI澱粉燕麥、小麥、大麥、米糠、冬粉、薏仁、糙米、蓮藕、蓮子、豆薯、綠豆、山藥、多榖米、蕎麥麵、全麥麵、全麥麵包、義大利麵中GI食物(中升糖食物)中GI水果芒果、水蜜桃、香蕉、木瓜中GI澱粉地瓜、玉米、胚芽米、米粉、蕎麥、南瓜、芋頭、栗子、馬鈴薯高GI食物(高升糖食物)高GI水果西瓜、鳳梨、榴槤、荔枝、龍眼高GI澱粉南瓜、白飯、白稀飯、胚芽米飯、糙米稀飯、白糯米飯、八寶糯米飯(粥)、糯米磨粉製成的食物、米漿、饅頭、炒麵、炒飯、粽子、粉圓、蚵仔麺線、米粉湯、薯條、麻糬、湯圓、白吐司、貝果、甜甜圈、牛角麵包、馬鈴薯泥、法國麵包、鬆餅低GI飲食5大方法不同食物、水果的GI值都不一樣,一時之間很難全部記得,其實只要在飲食中掌握以下5個原則,也可輕鬆維持低GI飲食:1.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在腸道中消化吸收速度較慢,血糖波動小,因此升糖指數較低,例如糙米飯的升糖指數,就比白飯低。2.飲食中添加蛋白質與脂肪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會延長消化吸收時間,也會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3.少吃加工食物天然未加工之食物,顆粒完整度高,較不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升糖指數較低,例如燕麥片的升糖指數就比燕麥粉低。4.避免長時間的烹調長時間水煮烹調會使食物中的澱粉顆粒糊化,提高人體的吸收率,使血糖上升速度加快,提高升糖指數,例如芶芡的羹湯、濃湯。5.添加醋調味白醋有助於延長醣類食物消化吸收,延緩血糖上升的幅度,例如以200克白飯加1.5克白醋製成的醋飯,做成其升糖指數就比200克白飯低。低GI飲食迷思:吃低GI食物就不會胖?低GI並不等於低熱量,若吃很多低GI但高熱量的食物,仍可能會造成血糖或體重上升,所以除了GI值之外,飲食的熱量控制也很重要,低GI飲食的重點是要在固定熱量範圍內,重新組合食物的種類。(圖片授權:達志影像)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Line:https://lihi3.cc/Ur9VD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飲食小撇步

喉嚨痛怎麼辦?喉嚨發炎6原因!喝什麼、吃什麼最快好?

喉嚨痛怎麼辦?喉嚨痛可以喝什麼?喉嚨痛原因為何?《Hello醫師》與您分享喉嚨痛喝什麼、吃什麼最快好,幫助您緩解喉嚨痛,盡早擺脫發炎不適的症狀! 喉嚨痛怎麼辦?了解喉嚨發炎原因 喉嚨痛原因眾多,最常見的原因如下: 感冒 流感 咽喉炎 扁桃腺發炎 甲狀腺發炎 過度使用聲帶,例如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或喊叫 另外,有時胃食道逆流(GERD)也會導致胃酸刺激喉嚨,引起燒灼感和疼痛。 喉嚨痛怎麼辦?可以喝什麼、吃什麼? 喉嚨痛喝什麼最快好? 1.溫開水 作用:緩解喉嚨痛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可保持喉嚨濕潤,減少刺激。 注意:避免喝過熱或冰冷的水。 2.熱湯 作用:緩解喉嚨痛,同時暖胃、補充水分;湯中的蒸氣也有助於緩解鼻塞。 注意:選擇清淡的湯品,如雞湯、蔬菜湯、味噌湯等,避免過油或辛辣的湯。 3.溫鹽水 作用:改善喉嚨痛,減少喉嚨腫脹與殺菌。 做法:用溫水加少量鹽(約半茶匙鹽混合一杯水),漱口並吐掉。 注意:不要喝下去。 4.蜂蜜檸檬水 作用:蜂蜜有抗菌和舒緩作用,檸檬則可提供維生素C,幫助提升免疫力。 做法:在溫水中加入一湯匙蜂蜜和幾滴檸檬汁,攪拌均勻後飲用。 注意:不要讓小於1歲的幼兒食用蜂蜜,恐會導致肉毒桿菌中毒。 5.生薑茶 作用:生薑具有抗炎和止痛效果,可舒緩喉嚨痛。 做法:將新鮮生薑切片,用熱水浸泡10分鐘,可加蜂蜜增添口感。 6. 薄荷茶 作用:薄荷中的薄荷醇有舒緩作用,可緩解喉嚨痛和腫脹,幫助化痰。 做法:用薄荷葉沖泡熱茶或加幾滴薄荷精油到溫水中。 (同場加映:保養喉嚨養出好聲音!無咖啡因茶等5食材首選) 感冒喉嚨發炎吃什麼比較快好? 1.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可增強免疫力,幫助身體對抗病毒,加速緩解喉嚨痛。 柳橙、檸檬(較不適合風寒感冒、身體氣虛) 芭樂 奇異果 草莓 蘋果 柿子 葡萄 2.軟質、易吞嚥的食物 軟質、易吞嚥的食物可避免刺激喉嚨,同時補充營養。 熱湯類:像清淡的雞湯、魚湯或蘿蔔湯。 粥品:白粥、小米粥、南瓜粥,可搭配少量清炒蔬菜。 蒸蛋、蛋花湯:口感滑嫩易吞,也富含蛋白質,適合喉嚨發炎時食用。 3.清淡的蛋白質 蛋白質有助於為身體提供能量,加速康復速度,增強免疫系統。 雞肉:例如雞湯中的雞肉、清蒸雞肉或調理方式較清淡的雞肉料理 魚肉:鱸魚湯或蒸魚 豆腐:蒸、煮皆可,重點是少鹽、少油、不辣。 豆漿:切記不可喝冰豆漿,避免刺激喉嚨。 雞蛋:最佳也最容易取得的蛋白質來源。 喉嚨痛發炎要多喝水與多休息 想要讓喉嚨痛早點恢復的話,重點仍須多喝水、多休息。多喝水可以沖淡組織黏液並加快排出的速度;而身體保有充足水分在生病時相當關鍵,可以幫助對抗病菌,或沖洗掉造成喉嚨痛的過敏原。 一般來說,體重(kg) x 30 c.c. 是一日正常的攝取量,舉例來說,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喝60x30 = 1800c.c. 的水。不過,每人需要的水分會隨個人活動程度、氣溫、氣候、飲食等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尿液大致上透明無色,或呈淡黃色,就代表水分攝取足夠。 (推薦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 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健康飲食小撇步

如何健康瘦小腹?10大飲食撇步報你知

其實要消滅凸小腹,不是光靠練腹部運動就可以,腹部訓練只能讓腹部肌肉更緊實,必須要透過有氧運動和飲食調整才可以召喚出平坦腹部。飲食和運動有所謂的80/20法則,意思是飲食對健身或減重的影響佔80%、運動僅佔20%,所以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究竟該如何吃才能打造出平坦小腹?《Hello醫師》以下將為你介紹10個瘦小腹必知的飲食小撇步! 1. 減少熱量攝取,但不可以減太多 成人可嘗試每天減少500大卡,但不可減少超過1,000大卡,這樣預計每週約可少0.5~1公斤。若吃的熱量過少反而會有反效果,因為會使新陳代謝率大幅下降,人體自動消耗的熱量會更少,日後更容易復胖。   2. 吃蛋白質 飲食中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不但可提高新陳代謝率,也可抑制食慾。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蛋白質的人,腰圍小於蛋白質攝取量少的人。且身體消化蛋白質時會消耗更多的熱量,甚至1天可消耗多達80到100卡的熱量,還可幫助保持肌肉量,但這不代表可以無止盡地吃蛋白質,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而導致腎臟病。建議每天攝取約35%熱量的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來源如蛋、魚、雞肉、堅果、豆類等,紅白肉都要選擇瘦肉。 (延伸閱讀: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有哪些?9種優質蛋白食物任你選) [embed-health-tool-bmi] 3. 限制糖分和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研究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防止身體累積過多脂肪而加粗腰圍。此外,用未加工的全食物代替精製的碳水化合物,也會明顯改善代謝並瘦腰,像是以糙米或地瓜取代白飯白麵等。也要避免含糖飲料,因為果糖會導致腹部脂肪的堆積。另有研究表明,兒童若每天喝含糖飲料,肥胖風險會增加60%。 (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4. 不要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反式脂肪(Trans fats)可使食物更耐高溫,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但是過多的反式脂肪,會使血液中壞的膽固醇 (LDL)升高,好的膽固醇(HDL)降低,並導致血管的窄化及硬化,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5. 多吃水溶性纖維的食物 水溶性纖維可吸收大量水分,減慢通過消化道的速度,並減緩血糖上升,延長飽足感,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預防心臟病,它也會吸取腸道中的有害物質,可瘦腰並降低某些疾病的風險。常見的含水溶性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蘋果、酪梨、柑橘、花椰菜、胡蘿蔔、豆類、蒟蒻等。研究表示,每天多攝取10克水溶性纖維,可使身體的中段(軀幹)與腰腹的脂肪量,在5年內減少3.7%。 (推薦閱讀:膳食纖維是什麼?認識水溶、非水溶纖維,吃對才有益腸胃)   6. 吃益生菌 目前益生菌已被證明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累積,例如優格、泡菜和天貝(一種印尼傳統的大豆發酵食品)都是常見食材。想知道益生菌怎麼吃最有效、一天吃幾次、挑選哪些菌種最幫助瘦小腹,可參考這篇完整解析:益生菌推薦|專業團隊評選25款必看+挑選8大重點 7. 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在室溫下是液態,研究表明,有較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飲食,可以防止脂肪的堆積。例如地中海飲食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它可降低中樞型肥胖的風險,常見的食材如橄欖油、酪梨、堅果和種子。(同場加映: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8. 喝蘋果醋 蘋果醋富含醋酸,研究表示,醋酸可以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一項研究顯示,肥胖男性每天喝1湯匙蘋果醋,持續12週後,腰圍平均減少1.3公分。 9. 喝無糖咖啡或綠茶 科學已經證實,喝咖啡會增加3~11%的熱量燃燒,茶也會增加17%的脂肪燃燒與4%的熱量消耗,包括綠茶、紅茶和烏龍茶。研究證實,喝咖啡和茶可以減少累積腹部脂肪的風險,幫助瘦腰。 10. 不喝酒 酒精每克含有7卡的熱量,啤酒含有與含糖飲料差不多的熱量,紅酒甚至含有2倍。雖然適度飲酒不太可能影響體重,但大量飲酒則會增加體重,尤其是腹部,所以若想擁有平坦的腹部,最好減少或避開酒精飲料。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飲食小撇步

慢性病族群堅果怎麼吃!3 原則教你這樣挑

堅果對慢性病的好處在許多研究中都有提及,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許多天然營養素,對多數慢性病都有益處,包含心血管疾病、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腎臟疾病和痛風(Gout)等,慢性病患者除了要注意均衡飲食、戒菸酒、多運動外,也要定期回診檢查。在飲食方面,雖然不同慢性病的飲食準則可能有所差異,但許多研究顯示,「堅果」在慢性病患的飲食中佔有一席之地,本文將介紹適合慢性病患的堅果飲食指南。註:根據《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的研究,堅果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風險。3 原則挑選堅果想要健康吃堅果,挑選和食用上可以遵守以下三個原則:選「原味」:選購原味或直接購買生的堅果、種子,才能吃到完整的營養,並減少攝取熱量、添加糖或鹽的機會。吃「適量」:堅果種子類的油脂含量較高,每天適合的攝取量約為五顆腰果、五顆杏仁果或 10 顆花生。巧「搭配」:較硬的堅果可敲碎、打成粉,或選擇較軟的芝麻、花生仁,搭配蔬菜、牛奶或優格一起吃,還可以補充纖維與鈣質。(同場加映:吃堅果也要看年齡!成人大推開心果、銀髮族吃腰果核桃)[embed-health-tool-bmi]慢性病堅果飲食份量與禁忌根據衛生福利部提供的每日飲食指南手冊,若沒有特殊重大疾病,建議一般人一天的堅果食用量可以採用下列準則,依喜好擇一食用。7 公克的杏仁果、核桃仁10 公克的開心果、南瓜子、葵花子、黑芝麻、白芝麻或腰果13 公克的各式花生仁15 公克的瓜子有些慢性病需要遵守食用禁忌,所以不是所有的慢性病患都可以放心吃堅果。比方說,腎臟病患必須維持低磷鉀鈉的飲食習慣,堅果種子類的花生、瓜子、腰果、核桃、芝麻、松子、杏仁果、開心果、栗子、葵花子和山粉圓,都是屬於磷含量高的食物,對腎臟病患者來說負擔較大,建議避免食用;痛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尿酸鹽沉積過多所引起的泌尿道結石的病患,都需要遵循低普林飲食,而堅果是植物性脂肪,對痛風症、高尿酸血症患者來說,雖然堅果屬於中普林飲食,除非曾經吃堅果有發生急性痛風的症狀,不然一般不會限制堅果食用,但因為脂肪含量高的飲食可能會影響尿酸代謝,所以總脂肪量低的如腰果、南瓜子和杏仁,較適合他們食用。糖尿病患的堅果飲食糖尿病(Diabetes)病患在堅果食用上並沒有特別限制,包括芝麻、瓜子等種子類在內,花生、腰果、杏仁、核桃和開心果等所有堅果種子類都可以吃,是品質好的脂肪來源,但因為熱量高所以也不適合攝取過量。(推薦閱讀:認識糖尿病)堅果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比一般加工過的反式脂肪類食物,或動物性油脂來得好,也比較可以預防心血管的病變。此外,堅果內也有許多營養素,如維生素 B、維生素 E 與亞麻油酸,而亞麻油酸為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但是堅果攝取過多可能會有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危險,所以一日建議攝取一份就好,例如:南瓜子一匙半(以免洗湯匙為標準)、開心果一匙。(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高血脂與高血壓病患的堅果飲食高血脂(Hyperlipidemia)或高血壓(Hypertension)的病患可以每天吃大約一匙未加工過的堅果,例如花生、核桃、杏仁果、開心果、葵瓜子、腰果、松子、瓜子、芝麻等,在挑選堅果上,高血壓的患者需要鉀,所以開心果、南瓜子、腰果較適合食用;高血脂的患者的話,比較適合飽和脂肪最低的堅果,如杏仁、開心果、核桃。因為這些堅果的植物固醇分子,會與動物性膽固醇在人體中競爭,幫助減少動物性膽固醇的吸收,另外,植物固醇在人體的吸收率只有 10% 至 15%,因此這些堅果還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場加映:降低膽固醇~這5種食物吃下去就對了)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季刊 57 期,提供了一道堅果美食「義式堅果冷麵」,屬於低碳飲食,適合高血壓的病患,在家料理。製作步驟如下:先將麵條煮熟後撈起,放入冷開水和冰塊冰鎮,瀝乾後備用。洗淨雞胸肉,煮熟後一樣放入冷開水和冰塊冰鎮,冷卻後撕成細絲。小黃瓜洗淨後刨絲,冰鎮備用;番茄洗淨後切片;綜合堅果約八公克,可用果汁機打成粉。將橄欖油、白酒醋和堅果粉混均勻,製成堅果油醋醬。麵裝在盤子,上面鋪小黃瓜絲、雞肉絲和番茄,再淋上堅果油醋醬,如果還想要多一點風味,可以灑少許鹽、起司粉或香料粉等。(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飲食小撇步

咖哩控看過來!5種必備黃金辛香料

咖哩料理可說是亞洲的特色美食,它運用辣椒及各種辛香料拼湊出誘人的味道,不僅能帶來味覺上的刺激和滿足,其對身體的好處更是不容小覷。儘管每個地方都蘊含獨特的在地咖哩,但食材仍是大同小異,像是薑黃(Turmeric)、小茴香(Cumin)、辣椒素(Capsaicin)等都是咖哩必備的成分之一,以下將介紹造就咖哩的5個黃金要素,快邀請家人朋友一起品嘗這暖暖又健康的滋味吧!1. 薑黃咖哩與咖哩粉的製作一定少不了薑黃,它屬於薑的大家族,而其精髓就是薑黃素(Curcumin),這也是為什麼咖哩是橘紅色的原因。早在約4千年以前,薑黃就被廣用於傳統治療的配方,但因為其成分的不穩定性,很難在水中溶解的關係,所以至今仍沒有一個可供信靠的醫療根據。關於薑黃可以消滅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並幫助提升記憶力,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研究員加里史摩(Gary Small)解釋,這可能是其抗氧化的功用,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釐清薑黃素對控制情緒及腦部認知的影響。(延伸閱讀:薑黃素15大推薦品牌!薑黃功效好處、怎麼吃、何時吃一次看)2. 薑薑算是人人都很熟悉的重要食材,尤其對於治療噁心和腹瀉很有用,而由於它沒有任何副作用,孕婦自然也可以放心食用。而我們吃了薑之所以會感覺身體熱熱的,是因為它含有發汗劑(Diaphoretic)的作用,能使身體出汗,在寒冷的環境中更是明顯。此外,薑的主要成分薑油(Gingerols)也可能有助於降低血糖與抗癌,若將其和檞黃酮(Quercetin)融合,它或許能提高抗糖尿病(Diabetes)的效果。另外,在加熱薑的過程中,您會開始聞到刺鼻的香氣,這就是薑酚(Shogaol)的形成,但其醫療適用性仍需要更多研究做探討。(推薦閱讀:預防癌症11招!快速自我檢測癌症徵兆)3. 肉桂有一種樟樹(Cinnamomum)科,叫做肉桂(Cinnamon)屬,其樹皮可做傳統藥方來治療胃脹及消化不良,這主要來自於桂皮醛(Cinnamaldehyde)的功效。它除了聞起來溫暖舒服,還有抗黴抗菌的作用,甚至可以幫助新陳代謝,但若是指肉桂的糕點和點心,可能不會有什麼可觀的效果。[embed-health-tool-bmi]很多研究還在探討關於肉桂對人體的好處,其中包括降低血糖,以及提升一種調節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它叫做環腺苷單磷酸反應結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簡稱CREB),能加強記憶和學習能力。民眾也要注意別大量吃肉桂,因為它可能會有很高的香豆素(Coumarin),吃太多反而會造成肝受傷,一天的量控制在最多2000毫克即可,且建議選擇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這對身體負擔會比較小。4. 辣椒大部分會喜歡吃咖哩的人,相信都可以很享受它的「辣」,而這種辣的刺激就來自於無色無氣味的辣椒素,但卻能帶出強烈的「痛」,因此也用在對抗威脅和暴亂的辣椒水(Pepper spray)中。(同場加映:吃辣挑戰你懂多少?辣椒健康風險4真相)一個人在吃辣椒時,辣椒素會減低神經肽P物質(Substance P,內源性致痛物質),進而降低疼痛訊號的傳送,以及關節的發炎反應,如果您特別愛吃辣,或許您已發現自己的「辣功」又比之前更強了,這代表身體的熱覺感受器變得比較不那麼敏感了,所以您可以承受更強的辣度。此外,您可能也聽過辣椒能幫助減肥,或是可以降低發炎症狀和高血壓(Hypertension)的風險,甚至還能對抗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又稱前列腺癌),但每個人所能接受的辣度不一樣,儘量不要為挑戰辣椒而吃辣椒,胃較敏感者可以先從辣椒乾下手,或是先試吃青辣椒,辣椒本身只是讓食物變得更刺激,辣傷身體就不好了,別看見別人吃也跟著吃,套一句話說,他們是有練過的,初學者切勿模仿。(推薦閱讀:吃太辣怎麼辦?7大解辣食物不只牛奶有效)5. 番紅花比起其他的辛香料,番紅花(Saffron)算是台灣比較少見的材料,但對印度咖哩來說,它是必備的要素,沒有它就談不成是一鍋好咖哩,而它最主要的作用亦是提升女性的性功能、對抗憂鬱,以及延緩腦部退化,也因為如此,它的價格也比其他辛香料來得高。番紅花本身是由上百種化合物所組成的,其主要成分包含藏花素(Crocin)、藏花酸(Crocetin)、番紅花醛(Safranal)、苦番紅花素(Picrocrocin),會因此產生黃色、誘人,又帶點苦澀的花香味。關乎其抗氧化和抗癌的根據,目前仍處於動物實驗的階段,要應用在人身上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而除了煮咖哩,用泡茶的方式也是不錯的,只要一天30毫克,就能改善憂鬱的狀況。(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飲食小撇步

葉黃素食物排行》對眼睛好的蔬果「冠軍菠菜」這樣吃葉黃素最多

現代人大量且長時間使用3C產品,可能與一般戶外的紫外線(UV Light)一樣,長久不正常使用下,會傷害眼睛,提高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眼疾風險;在視力保健的營養素中,多數科學家同意,葉黃素具有吸收藍光的功能,減少光線對眼睛感光細胞造成的傷害;不過,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後續仍有待更多實證研究證明其成效。《Hello醫師》整理葉黃素含量最豐富的十大食物,藉由日常飲食就能輕鬆補充葉黃素,且除了葉黃素以外,還可同時攝取其他營養素,一起發揮作用,達到視力保健之目的。葉黃素是什麼?葉黃素功效日常生活中3C產品如手機、電腦發出的藍光,會通過角膜,經過水晶體到達視網膜;長期照射之下,可能會引起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損害視網膜細胞,進而提高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葉黃素以外,另一種大家熟知的是「玉米黃素」;它與葉黃素同樣重要,也是構成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眾多研究指出,葉黃素、玉米黃素相輔相成,可吸收藍光,減少對視網膜造成的傷害。美國現今已有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指出,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能有助於降低或延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減少白內障的發病風險。(葉黃素推薦閱讀:2024葉黃素推薦最新20款!功效解析,找眼睛保健食品必看)以下依據美國農業部的資訊,整理出含有豐富葉黃素的10種食物:葉黃素食物1. 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葉黃素,每100克中含有11.3毫克;除了葉黃素外,菠菜另含有維生素A、C、鈣和鐵等豐富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均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embed-health-tool-bmi]《食品化學》期刊的研究發現,菠菜經熱水烹煮4分鐘後,就會減少40%的葉黃素,90分鐘後則減少90%;因此,料理時建議盡可能減少加熱時間,以避免葉黃素的流失。由於葉黃素為脂溶性成分,食用時,可加入少許油脂,提升吸收率。該研究也發現,透過食物調理機,絞碎菠菜的纖維,能釋放出更多的葉黃素;此外,將菠菜切成條狀,加入沙拉或三明治中也可獲得相同的效果。葉黃素食物2. 芥菜(煮熟)芥菜又稱為「長年菜」,是過年常見菜餚;,每100克芥葉中含有10.4毫克的葉黃素,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等營養素。葉黃素食物3. 羽衣甘藍(煮熟)羽衣甘藍不僅具有低熱量、高纖維及高營養等特點,也富含葉黃素,每100克的羽衣甘藍中,含有4.98毫克的葉黃素;此外,羽衣甘藍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C和鈣質等營養素。葉黃素食物4. 開心果(未烘焙)開心果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和礦物質的鋅,每100克中,含有2.9毫克的葉黃素,同時也含有植物固醇,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此外,開心果的綠色果仁外面的紫色外皮,也是葉黃素和花青素豐富的來源。(延伸閱讀:吃堅果也要看年齡!成人大推開心果、銀髮族吃腰果核桃)葉黃素食物5. 豌豆(煮熟)豌豆不僅纖維豐富,與其他蔬菜不同的是,每100克豌豆中含有5.15克的蛋白質、2.4毫克的葉黃素,因其豐富的纖維與蛋白質,豌豆的GI值也較低(僅45),故能讓人更有飽足感,因此受到減肥、健身族與糖尿病患者的歡迎。葉黃素食物6. 大頭菜(煮熟)大頭菜又稱蕪菁,在許多國家被廣泛種植,也是中式料理常見的菜餚,大頭菜煮熟後,每100克含有1.9毫克的葉黃素;此外,大頭菜也富含維生素C和鈣。葉黃素食物7. 抱子甘藍(煮熟)抱子甘藍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一種,每100克抱子甘藍含有1.54毫克的葉黃素,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K和葉酸等營養素;研究發現,抱子甘藍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例如硫化物和類胡蘿蔔素等,具有預防細胞病變及慢性疾病的特性。葉黃素食物8. 蛋黃(煮熟)除了蔬菜和堅果,蛋黃也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因為母雞在餵養過程中,會攝取含有葉黃素的植物;每100克的蛋黃中含有1.13毫克的葉黃素。此外,蛋黃還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每100克有33.6克的蛋白質,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維生素B12。(延伸閱讀:一天可以吃幾顆蛋?這3種人要少吃,雞蛋熱量、營養詳解)葉黃素食物9. 綠花椰菜(煮熟)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每100克含有1.1毫克的葉黃素,並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胃蠕動、調節免疫力。葉黃素食物10. 南瓜(煮熟)南瓜為秋季蔬菜,具有低熱量、高纖維的特色,每100克中含有1毫克的葉黃素,並含有維生素A、鋅及類黃酮,能幫助維持眼睛健康、提升抵抗力。葉黃素食物料理方式:大火快炒、適量油脂葉黃素具有脂溶性分子,一般不溶於水,且容易被光、熱和酸性環境分解,因此在料理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時,建議透過大火、快煮,並加上適量油,才能提升吸收率。若是水果,可與堅果一起食用,增加吸收率。葉黃素每日攝取量依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建議,葉黃素每日攝取量應符合以下標準:一般食品:在每日食用量或每300克食品(未標示每日食用量者)中,其葉黃素之總含量不得高於9毫克。保健食品:型態屬膠囊狀、錠狀且標示有每日食用限量之食品,在每日食用量中,其葉黃素之總含量不得高於30毫克。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飲食小撇步

健康和美味都兼顧~調味就「醬」吃

許多人吃東西習慣沾醬料,而很多家庭也會備有番茄醬、美乃滋等等醬料,的確,大多數食物加上醬就會變好吃,但是,市售的調味醬通常都添加了許多鹽、糖和油,並不適合吃太多,例如番茄醬通常會添加大量的鹽,吃多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美乃滋這種多油脂的醬料,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和肥胖的風險,甚至市售的調味醬料,為了保存方便,會添加防腐劑或是其他非天然的成分,對人體健康可能又造成更多負面的影響。雖然醬料吃多對身體不好,並不代表想要健康就只能吃平淡無味的實物。其實健康和美味是可以兼顧的,只要不要過量攝取,都很適合拿來代替不健康的醬料。以下介紹10種有益健康的醬料,可以作為健康餐點的沾醬或佐料。1. 特級初榨橄欖油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橄欖在第1次壓榨時所取得的油,所以經過加工過程最少,也保留最多營養價值。許多研究都指出,橄欖油能促進心臟健康和減少身體發炎,且其中豐富的抗氧化劑可幫助減少對人體細胞的傷害。而初榨橄欖油很適合用在不需要加熱或煮太久的食物上,例如淋在已經煮好的義大利麵或是生菜沙拉上等等。2. 麻油麻油是用烘烤過後的芝麻所製成的,它比一般的芝麻油更有香氣和味道,而麻油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的功效。另外,有研究表示,麻油可能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 又稱壞膽固醇)。3. 堅果醬常見的堅果醬,如花生醬或杏仁醬都適合當作許多種食物的佐醬。堅果醬富含蛋白質和鎂(Magnesium),每32克(g,約2湯匙)的堅果醬,大約含7克的蛋白質,且還能滿足25%每日成人鎂的參考膳食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 RDI)。4. 生蜂蜜與一般市售蜂蜜不同,生蜂蜜未經巴氏殺菌(Unpasteurized),而且沒有經過繁複的加工程序,保留了許多有益健康的好處,也適合當作健康的調味醬。生蜂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可以防止自由基(Free radical)對人體細胞造成傷害,包含抗發炎和抗菌(Antibacterial)等化合物。生蜂蜜或小農在地自產的蜂蜜,通常會比市售蜂蜜還有更多的抗菌和抗氧化效果,但是,蜂蜜還是只能適量攝取,因為蜂蜜也是醣類,醣吃過量可能就會影響健康。[embed-health-tool-bmi]5. 無糖希臘優格希臘優格是非常有益健康的理想醬料,尤其選擇不加糖的希臘優格更好。希臘優格不僅富含鈣質,蛋白質含量也非常高,每份100克的低脂希臘優格,就約含10克的蛋白質,不僅可以幫助減少飢餓感,還能幫助長肌肉。(推薦閱讀:吃優格好處多!自製優格5步驟超簡單)6. 芥末醬最常在美式餐廳看見的黃色芥末醬,大多是由芥末籽、蒸餾醋、大蒜粉、薑黃、檸檬汁和鹽所做成,它的熱量並不高,約10克(2茶匙)的芥末醬,大約只有6卡路里的熱量。此外,大多數芥末醬含有薑黃素,它是從薑黃(Turmeric)中萃取出的1種化合物,薑黃來自薑黃(Curcuma longa,又稱鬱金)的根部,屬於開花植物薑科家族的一種,許多研究指出,薑黃具有強大的抗發炎功效。(推薦閱讀:薑黃素15大推薦品牌!薑黃功效好處、怎麼吃、何時吃一次看)不過,雖然芥末醬的熱量不高,還是要顧慮它的鈉含量,不同品牌的芥末醬,鈉含量可能會不太一樣,通常1茶匙的芥末醬,鈉含量介於30~125毫克之間,建議大家在挑選時,最好選每茶匙鈉含量不超過65毫克的芥末醬。7. 酪梨醬酪梨醬是將酪梨、洋蔥、大蒜、檸檬汁和鹽混合做成的,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美式餐廳或速食漢堡店,都有推出加酪梨醬的漢堡或三明治,酪梨帶有奶油般質地,但富含纖維、好的油脂和許多營養素,光是半顆的酪梨,就含5克的纖維及豐富的葉酸(Folate)。8. 蘋果醋蘋果醋是由發酵的蘋果汁所做成的,而用醋來當調味料,可以幫助穩定飯後的血糖,所以也很適合糖尿病(Diabetes)患者。根據功能性食品雜誌(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在2018年的研究,指出在限制卡路里的飲食中,搭配蘋果醋可以幫助減少內臟脂肪。9. 莎莎醬莎莎醬可以是低熱量的醬料,約30毫升(2湯匙)的莎莎醬,熱量只有10卡路里。在選購沙沙醬的時候,盡量選擇鈉含量低、不加糖的莎莎醬,比較健康。10. 松子青醬松子青醬經常使用在義大利麵料理中,可做成青醬義大利麵,它是由用新鮮的羅勒葉、橄欖油、帕瑪森起司和松子所做成的醬,而青醬富含鋅(Zinc),可以提升免疫力,幫助傷口癒合和成長發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FB:https://helloyishi.tw/uzLBu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健康飲食小撇步

養肝排毒、改善肝功能!這6種植物很強大

肝臟是人體主司排毒的器官,不僅幫助消化,分解脂肪,還能代謝體內有害物質、食品添加物和其他各種毒素。因此維持肝臓的潔淨、減低肝臟負擔,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以下介紹6種有益肝臟、護肝的植物。1. 奶薊(Milk thistle)又稱水飛薊、奶薊草。奶薊作為藥用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自古以來,奶薊就被用來清肝,刺激膽汁分泌及改善消化。美國馬里蘭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研究顕示,奶薊中的水飛薊素(Silymarin)可刺激產生新的肝細胞,干擾毒物吸收並將之排出體外,提升人體免疫功能,對抗病毒、細菌及其他毒物。臨床證明它可以改善肝功能並修復肝臟損傷,建議使用標準化的80%水飛薊素,無論是丸劑還是萃取物,劑量範圍為100~1,000毫克。2. 蒲公英(Dandelion)蒲公英四處可見,不起眼,卻驚人地擁有多種療效。蒲公英可助肝臓分解脂肪,製造胺基酸,有益肝臟解毒,減緩肝腫脹。據澳洲醫學藥草期刊(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edical Herbalism)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蒲公英具有減輕黃疸(Jaundice)、肝腫脹、肝炎(Hepatitis)、消化不良等功效。除了蒲公英萃取物,也可直接食用蒲公英葉或榨汁飲用,以蒲公英的根來泡茶,可分解脂肪並製造胺基酸。蒲公英最珍貴的功能是刺激產生膽汁,以及膽汁在膽囊和肝臟之間的流動,可改善肝功能和整體健康。3. 綠茶(Green tea)綠茶已是舉世公認的健康飲料,具有抗癌、緩和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及降低血糖的功用。專家推薦喝沖泡的綠茶,可將綠茶功效發揮至最大;其富含植物抗氧化劑,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兒茶素(Catechin),它不僅能對抗自由基,降低癌症的風險,也有助改善脂肪堆積,避免脂肪肝與血管形成脂肪斑塊而導致心血管疾病。4. 大蒜(Garlic)大蒜幾乎是每個亞洲家庭的必備辛香料,廣泛使用在各式亞洲料理當中。大蒜含有大蒜素(Allicin)、硒、硫等元素。研究發現,大蒜的抗氧化性尤其有益肝臟,其化合物可刺激肝酵素的保持活性,幫助排毒、保護肝臟,還能阻止汞、鎘等有害元素被腸壁吸收,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另外,大蒜化合物和一些抗癌藥物合用,能夠刺激體內產生干擾素,無論在抑制腫瘤局部生長,還是防止腫瘤轉移方面,均有協同作用。5. 薑黃(Turmeric)薑黃是薑的近親,經常可見於印度料理,除用於料理配色與香氣外,薑黃也具有許多健康好處。薑黃強大的抗發炎功效來自於薑黃素(Curcumin),是肝臟排毒及維護肝臟健康的一大功臣。薑黃素可活化人體用來排除毒物的激素,降低致癌物對健康的影響。它也可幫助受損的肝細胞再生,並刺激膽汁的分泌,提升膽囊功能。(推薦閱讀:薑黃素15大推薦品牌!薑黃功效好處、怎麼吃、何時吃一次看)[embed-health-tool-bmi]6. 薄荷(Peppermint)除了讓人保持口氣清新,薄荷也可安撫腸胃、促進消化,更是良好的抗氧化劑。薄荷可促進膽管膽汁正常分泌,維護肝臟膽囊功能,有效分解脂肪。並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LDL) 預防腎及膽囊阻塞。(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飲食小撇步

強化免疫力!吃7種暖色食材就對了

免疫系統是身體防禦疾病的機制,免疫力高的人,比較不容易感冒,或生病症狀也比較輕微等。如果想要有良好的抵抗力,除了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和規律的運動之外,均衡飲食更是不能少(相關好文推薦:強化免疫力~超市常見6食材抗感冒)。許多醫師與專家都建議,每天應吃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豐富的營養素,才能有足夠的免疫力,來抵抗病菌的威脅。以下介紹在生活中,可提升免疫力的橘紅色蔬果。1. 柑橘類如橘子、柳丁、檸檬、葡萄柚、金桔等柑橘類水果,都富含維生素C,被認為可以增生體內的白細胞(舊稱白血球),抵抗病菌的侵襲和感染,而因為人體並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C,只能透過飲食才能攝取。2. 木瓜木瓜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此外它還含有木瓜酵素(papain),具有抗炎作用也可幫助消化。此外,木瓜還含有適量的鉀、維生素B群和葉酸(Folate),有益於我們整體的健康。3. 西瓜西瓜熟成後,通常分布在接近外皮的紅色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s),稱為穀胱甘肽(Glutathione),可以增強免疫系統,預防感染。4. 地瓜像胡蘿蔔一樣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吃下之後會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幫助清除自由基(Free radical),可維持皮膚健康,減少紫外線(UV)對肌膚的傷害,也可幫助增強免疫系統,延緩衰老。5. 紅甜椒不僅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紅甜椒的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柑橘類的2倍之多,除了能幫助維持健康的皮膚,另外所富含的β-胡蘿蔔素,也有助於維護眼睛和皮膚健康。[embed-health-tool-bmi]6. 薑黃薑黃是常見的黃色辛香料,廣泛用於咖哩等料理中,它含有一種稱為薑黃素(Curcumin)的化合物,可改善免疫反應,幫助抗氧化和抗發炎。薑黃也常被用來治療關節炎,另有研究顯示,薑黃也可減少運動造成的肌肉損傷。(推薦閱讀:薑黃素15大推薦品牌!薑黃功效好處、怎麼吃、何時吃一次看)7. 石榴汁石榴汁就是石榴(Pomegranate)的果肉榨汁製成的,根據研究發現,石榴汁所含的抗氧化劑遠高過其他果汁,更是紅葡萄酒和綠茶的3倍。石榴汁中含高量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避免受損,並減少發炎,相傳古埃及人也會用石榴汁來治感冒。


健康飲食小撇步

腸胃炎拉肚子可以吃什麼?水果、蛋能吃嗎?腹瀉飲食3重點

腸胃炎是種惱人的疾病,雖不至於引發重症,卻會剝奪享受美食的樂趣;若原本約好要與人聚餐或約會,因為急性腸胃炎就能破壞計畫,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享用大餐。 腸胃炎最常讓人煩惱可以吃什麼或吃什麼不會拉肚子?《Hello醫師》為您整理腸胃炎飲食3大重點,告訴您腸胃炎吃什麼、哪些食物千萬不可以碰。 腸胃炎吃什麼?腸胃炎飲食3大重點! 一般常見的急性腸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症狀會持續3至7天,除了上吐下瀉外,也可能合併發燒;若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則會持續1~3天。 得了腸胃炎後,腸胃會變得十分敏感,病人可能一吃東西就不舒服、想吐或拉肚子,因此攝取合宜的食物可緩解病情,加速康復速度。 腸胃炎飲食重點1:隨時補充水分 腸胃炎會導致上吐下瀉,水分嚴重流失,若未適時補充水分恐引發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嚴重時更可能昏厥甚至休克。 補充水分的重點因人而異,小孩、老人或身體虛弱者最好補充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但切記應避免飲用糖分過高的運動飲料,以免加重腹瀉;一般健康成年人僅須補充水分即可;若未出現嚴重症狀,如發燒、嘔吐不止或全身虛弱等,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及控制飲食,腸胃炎多會在數天內改善。 [embed-health-tool-bmi] 腸胃炎飲食重點2:少量多餐 當腸胃受損時,任何食物都可能引發刺激、導致腹瀉,因此,針對症狀嚴重的病患,部分醫師會建議暫時禁食1至2餐,避免病情加重;但若一直不進食,也會導致營養不足或身體虛弱,拖慢康復速度,建議若症狀已經緩和,最好方法是少量多餐,以減少腸胃刺激。 由於腸胃細胞受損,會導致腸道消化及吸收效率變低,少量多餐既可減輕腸道負擔,一次處理少量食物,也能讓腸道分次吸收食物的養分。 少量多餐的方法不限,可以從一餐的1/4或一半開始嘗試。若進食後,2~3小時內沒有腹瀉,則可繼續進食,並依情況逐漸增加份量。 腸胃炎飲食重點3:減少腸道刺激 許多醫師會建議腸胃炎病患吃稀飯或白吐司,其實並不是只能吃這類食物,而是這類食物較容易消化、較不會再次刺激腸胃,以下食物符合減少腸胃刺激的好處,建議皆可食用: 白飯 稀飯 白麵包、吐司 饅頭 清湯麵 蒸魚 蒸蛋 蒸馬鈴薯 腸胃炎不能吃什麼? 任何高油、高鹽、高糖、高纖或辛辣食物,以及乳製品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腸胃炎患者應絕對避免,因為這類食物會刺激腸胃、加重症狀。 高油:鹹酥雞、速食 高鹽:燒烤、火鍋湯、加工食品 高糖:蛋糕、冰淇淋、糖果 高纖:竹筍、芹菜、鳳梨、各類蔬菜莖梗 辛辣:麻辣鍋(延伸閱讀:吃太辣怎麼辦?7大解辣食物不只牛奶有效) 乳製品:牛奶、調味乳、優酪乳 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咖啡、茶、可樂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水果? 蘋果(未去皮)、香蕉、芭樂、番石榴等水果,因含有果膠,可緩解拉肚子,又能補充水分,適合腸胃炎的時候食用。 腸胃炎可以吃蛋嗎? 腸胃炎病患也須補充蛋白質、增強體力,所以可以吃蛋,只要料理方式清淡即可,例如蒸蛋或水煮蛋,但須避免吃溏心蛋這類未熟的蛋。 腸胃炎常跑廁所要注意肛門清潔 若得了腸胃炎,腹瀉上廁所的頻率增加,擦屁股次數也會增多;若平時習慣用力擦屁股,或擦的次數較多,很容易因過度摩擦,導致肛門皮膚受損。 因肛門位置不在視線可及之處,多數人不了解它的皮膚構造;實際上,肛門皮膚與嘴唇相似,既濕潤且充滿彈性。若過度清潔或擦的方式不當,例如:擦的次數較多、衛生紙質地粗糙或擦得太大力,都可能減損肛門皮膚的水分與油脂而破皮,甚至導致肛門搔癢症或其他問題。 理想清潔肛門的方式為水洗,如進浴室沖洗或使用免治馬桶,但因為水洗較不方便且耗時,建議可使用濕式衛生紙擦拭屁股。 濕式衛生紙不僅方便攜帶、使用簡單,而且因富含水分,清潔力比衛生紙好,擦起來也較為舒適。腸胃炎拉肚子容易對肛門造成刺激,使用更加溫和的濕式衛生紙擦拭,能更有效的保護肛門受到進一步刺激而產生不適,並可確保汙穢獲得良好清潔。在使用濕式衛生紙後,請記得用一般衛生紙吸除多餘水分,保持屁股乾爽。 若須選購濕擦產品,建議挑選無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濕式衛生紙,避免過度刺激肛門,或引發過敏症狀;另外,在材質部分,為避免馬桶阻塞,最好選用用紙漿製成、可溶於水的產品,可直接丟入馬桶,對環境也更加友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