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睡眠呼吸中止症14症狀!治療看哪科?3大原因、4招改善

醫學審稿: 張廷碩(查克醫師) · 耳鼻喉科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3/12/08

睡眠呼吸中止症14症狀!治療看哪科?3大原因、4招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什麼?只要晚上睡覺呼吸不順或打呼,就是呼吸中止症嗎?哪些人容易得到?診斷標準為何?《Hello醫師》為您講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症狀及危險性,說明如果懷疑有呼吸中止症時該看哪一科,以及治療與改善方法。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什麼?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也簡稱「呼吸中止症」,指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含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阻塞呼吸道,使呼吸變淺、不順或容易打呼,嚴重者更可能阻塞而導致窒息。

睡眠呼吸中止症 = 打鼾或睡到一半呼吸困難?

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須住院接受「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簡稱PSG),檢測睡眠時一系列的生理指數,其中最重要的診斷指標為「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簡稱AHI)」。

AHI能顯示出睡眠期間內,每一小時內,暫停呼吸的次數與呼吸短淺的次數,其指數越高,代表睡眠呼吸中止症越嚴重。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查項目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的其他檢查項目包括:

  • 腦波
  • 眼動圖
  • 肌電圖
  • 心電圖
  • 血氧飽和濃度
  • 脈搏
  • 口鼻呼吸流量
  • 胸腹呼吸動作

若您有出現以下介紹的症狀,或接受下列自我檢測小測驗,發現自己為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可能有呼吸中止症,建議赴醫院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與診斷。

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

白天常見臨床症狀

  1. 慢性疲勞、精神不濟
  2. 嗜睡、容易打瞌睡
  3. 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緩
  4. 記憶力變差
  5. 頭暈、頭痛,特別是起床後
  6. 耳鳴
  7. 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
  8. 性慾降低

夜晚常見臨床症狀

  1. 失眠或淺眠
  2. 多夢或有夢遊、夢囈
  3. 睡覺呼吸不順、困難或停止
  4. 睡覺時容易嗆到或喘氣
  5. 頻尿
  6. 嚴重打鼾

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法?

睡眠呼吸中止症雖不易根治,但能透過下列方式改善及減緩症狀:

1.減重

由肥胖所引起的呼吸中止症,可透過減重大幅改善症狀,而減重也是針對呼吸中止症,唯一屬於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2.持續性呼吸道陽壓呼吸器

屬於標準的治療方法,藉由在睡覺時配戴鼻罩或口鼻面罩,將空氣持續打入呼吸道中,以增加呼吸道的擴張氣壓,避免呼吸道塌陷。

3.配戴止鼾牙套

針對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止鼾牙套可減少打鼾及呼吸中止的發生次數。

4.阻塞性呼吸中止症手術

依照病因、病患年齡及病症嚴重度,施行不同的手術,常見手術包括:懸壅腄整形手術、扁桃腺摘除手術、鼻中膈鼻道成形術及舌根減積手術等;手術工具則可能以雷射、無線電波或電漿刀執行。

睡眠呼吸中止症看哪一科?

若懷疑有呼吸中止症,可先赴醫院耳鼻喉科看診,接受專業檢查與診斷,再經醫師轉介至適合專科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原因分3種

睡眠呼吸中止症依原因分為下列3種類型:

1.阻塞型呼吸中止症

為最常見的類型,九成病患都屬於此類;原因為咽喉部位的軟組織,受下列因素影響而阻塞呼吸道,造成上呼吸道狹窄或完全阻塞。

阻塞型呼吸中止症的可能原因

2.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因,可細分為2種:

  • 腦部受到中風、創傷或其他問題影響,無法發出呼吸訊號
  • 中樞神經異常,導致呼吸訊號無法正常傳遞

3.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同時患有阻塞型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

符合下列條件者,較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

  • 男性或停經後女性
  • 40~50歲以上
  • 有高血壓
  • 經常睡前飲酒
  • 經常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
  • 肥胖:BMI大於35
  • 頸圍過大:男性大於43公分(領口為17吋)、女性大於41公分(領口為16吋)
  • 上呼吸道結構異常:例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或扁桃肥大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死亡?

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會造成患者白天精神不濟,工作效率變差之外,患者也可能在騎車或開車時,因為疲累、打瞌睡而發生車禍;此外,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也會對血壓、心臟及腦部血管功能造成影響,提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自我檢測

睡眠呼吸中止症4個改善方法

  • 睡前4小時不飲用酒精類飲料
  • 避免在睡前服用鎮靜或安眠藥物
  • 睡覺時側睡可減少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
  • 有鼻塞症狀者可使用緩解鼻塞的藥物,幫助改善呼吸中止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台北醫師公會會刊)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張廷碩(查克醫師)

耳鼻喉科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3/12/08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